首页 / 药物 / 感冒药、维生素、创口贴……千万别随便用,小心变“毒药”!这些用药知识要记牢……

感冒药、维生素、创口贴……千万别随便用,小心变“毒药”!这些用药知识要记牢……

「本文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感冒药

不能混合着吃

感冒可轻可重,严重时会给人带来严重困扰,很多人感冒后为了追求快速缓解症状,多种感冒药联用,按照最大量甚至超量使用,这是使用中的最大误区。

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洋指出,感冒药大部分为多种成分的复合制剂,很多感冒药成分类似甚至重合,两种联用可导致药物过量,并不能起到疗效叠加的效果,反而增加副反应,应尽量避免联用。

还有些人,喜欢随意地将西药和中成感冒药联合使用,这种做法同样不对。中成药是按照特定的中草药处方制成方便服用的成药,含有很多中草药成分,但有些药物,特别是中成感冒药也加入了西药成分,常见的有对乙酰氨基酚,该成分也是西药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如随意联用,可能导致该成分过量,损害肝肾功能。

维生素

过量可能变成“毒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寄希望于通过补充各种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来预防甚至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慢病发生。

事实上,补充维生素可能并没有人们所希望的那么大功效。而过量还容易给身体带来伤害。

据钱江晚报2021年报道,50多岁的陈先生由于近年来身体不太好,动不动就生病,于是在家人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一款进口的复合维生素。

起初,他严格按照说明书写的一天1颗。可过了一个多星期,身体也没什么反应,他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补得不够,于是决定加大剂量,从原先的一天1颗,直接加到了一天8颗。可只过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就感觉到乏力、胃口不好,又过了10天,还出现了小便发黄、皮肤发黄。最后还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肝衰竭。排除了病毒性、免疫性等原因后,最终考虑是药物性肝炎,“元凶”就是进口的复合维生素。医生要求他立即停止服用,同时进行系统治疗,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各项指标才恢复到正常水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李颖谈到,一般来说营养素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反应,慢慢的人们对营养素有了更多的期望,开始希望通过补充一定的营养素来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特别是老年相关的一些疾病,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然而随着研究增多并不断地深入,大量补充营养素人群试验的研究证实,补充营养素不能降低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反而有研究发现补充大量的钙能增加心脑血管和肾结石的风险。甚至大剂量的服用维生素D之后,不仅不能改善骨质疏松,还会导致骨丢失,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李颖表示,是否需要补充,补充多少,实际上每个人不一样。对于能够正常饮食,并且能保证平衡膳食的个体来说,不建议补充大量营养素。

头孢类抗生素

停药7天内别沾酒

很多人知道服用头孢时不能饮酒,但事实上,不仅在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不能饮酒,停药七天内都不能沾酒或者含乙醇制品的饮料、食物。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建明提醒,服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等头孢类抗生素后再喝酒,可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发生中毒反应,医学上称为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会表现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肝损伤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等改变。

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一旦出现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要立即到医院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创口贴

乱用可能会引起感染

创口贴是大家经常使用的应急物品,可以起到保护创面、快速止血的作用,但创口贴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伤口都可以使用,用不对容易引起创面感染

上海市浦东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敖荣广提醒,如果伤口是小而浅的,如手指被清洁的刀具划伤,创口较小且无需缝合时,在对伤口清创以后,是可以使用创口贴的。

而对于皮肤擦伤,盲目使用创口贴,由于其不透气,不利于伤口的恢复,而对于较深或者感染伤口,盲目使用创口贴,有可能引起或者加重感染

控缓释制剂

不能掰开吃

剂量、次数、时间通常是人们在服用药物时通常关注的问题,此外,药物能否掰开服用,也是用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师戴碧珊指出,控缓释制剂不能掰开服用,如果掰开,控释膜、控释骨架就会破坏,药物迅速释放,达不到缓释和长效目的,还有可能因为药物的大量释放吸收,使体内药物浓度骤升,从而引起中毒。

膏药

别一痛就贴

腰腿痛贴膏药,扭伤了贴膏药……需要注意的是,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并非一痛就贴,更不能所有疼痛都贴一种膏药。

如果是因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如果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红肿疼痛,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肿。一般的橡皮膏类膏药也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疗效。

激素类外用药

乱用会产生依赖

江苏省中医药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岩说,激素药膏长期使用会有依赖,一停激素就反弹,局部汗毛变粗、变浓,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甚至还会继发毛囊虫感染。

比如,神经性皮炎经激素治疗后好转,停用后又复发。于是有些人会反复涂抹,时间一长便会对激素产生依赖,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所以一般医生建议涂抹激素药膏不得超过两周,如果要继续使用要咨询医生。

另外

吃药也要讲究「姿势」,姿势不对,就会出问题

那到底该如何正确地吃药呢?下面带来 4 条用药知识,是你需要搞清的。

吃药可以用牛奶果汁茶水吗?

有些人特别喜欢喝茶,所以顺手就用茶喝药了;或者有的时候,烧水太麻烦了,冰箱里只有果汁和牛奶,用这些吃药可以吗?

答案是:尽量别这样。

对于大多数药物来说,温开水是最好的送服液体。

茶水中的鞣酸、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果汁中的维生素和果酸,都极易与药品中的一些成分发生作用,不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影响药效。

所以说,咱们在吃药的时候,最好还是用温开水,实在不方便就用凉开水,尽量不要使用牛奶、果汁或者茶水,可能会对药效产生影响。

到底该如何确定服药剂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买了一盒药,上面写着,成人一次 1~2 片,到底应该吃一片还是两片?

药物的服用量,根据疾病的类型、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如肝肾功能是否正常等等情况,用量都是不同的。

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时成人一次服用 0.3~0.6g 即可,但用于治疗骨关节炎时成人一次 0.65~1.3g。

再比如同一种抗菌药物,对于治疗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以及肝肾功能,剂量都可能存在差异。

如果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成人使用 0.3g 或者 0.6g 都是可以的。

如果服用 0.3g 退热效果好,就只需服用 0.3g,我们的目标是,尽量在最小剂量下达到药效。

因此,针对不同的症状、严重程度,需要区别服药剂量。

如果自己拿不定注意怎么办?还是问问医生吧。

到底该饭前吃药还是饭后吃药?

有些药得饭前吃,有些药得饭后吃,有时候说明书上又没写,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吃呢?有什么规律可以记住吗?

第一点,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最好饭前服用。

当胃肠道出现问题时,我们会服用胃药、止泻药、驱虫药等药物。

由于这类药物需要在胃肠道发挥作用,我们会更希望药物能直接接触患处,不要被埋没在食物中。

值得注意的是,利胆药也在其列,因为胆汁的分泌与食物消化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点,对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比较适合在饭后服用。

一些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处方药)、扑热息痛、布洛芬(非处方药)、抗生素等药物,由于本身具有酸性,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引起炎症和溃疡。

我们不放心这些药物直接接触胃壁,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们在食物包裹中,安全地通过胃。

可以自己使用处方药吗?

不可以!

很多人因为自己用的某个处方药用完了还需要接着用,但又呢嫌麻烦不想去医院,想着反正自己也知道用啥药,怎么用,就通过某些渠道自己购买了处方药。

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处方药只有医生才能开,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所以需要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因此,对于那些没有医学知识的大众,在家自行服用处方药,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必须要在医生的监护指导下购买。

家庭备药

小贴士

每个家庭都会自备一些药品,用以治疗一些简单的常见的疾病,如头痛、感冒、腹泻、胃胀等,这些药物即家庭常备药物,家庭备药建议遵循以下四原则:

正确保存

首先我们要保存药品时:要保证药品外包装盒,说明书,内包装完好。

因为很多家庭在备药时为了节约空间等原因会丢弃药品的外包装和说明书。这样做会导致使用药品时:

1、无法准确的获取药品全部信息,例如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注意事项等。

2、相似的药品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混淆。

3、不能准确的获得药品的生产日期或者有效期。

以上三点做法都会大大增加用药的风险。

正确分类

区分药品,首先需要了解自家的小药箱中都有何种药品,这样方便我们进行合理的备药分类。例如感冒用药,慢病用药,急救用药,儿童用药,妊娠用药等。合理的区分药品能帮助家庭快速区分家庭药品的备用情况,方便补充和管理。

效期管理

药品均有使用期限,正确的解读药品有效期和失效期能帮助我们在效期内使用药品。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药品质量的期限。表明药品有效期的3种方式:有效期至失效期有效期几年

有效期至:

例如有效期至2021年7月,即该药可以使用到2021年7月31日。8月1日该药就过期了。

失效期:

例如失效期2021年7月,即该药只能使用到2021年6月30日,7月1日该药就过期了。

有效期几年:

例如生产日期2018年7月,有效期3年,即该药只能使用到2021年6月30日。

尤为注意的还有特殊剂型的效期管理,例如普通滴眼剂,鼻用制剂、涂剂、涂膜剂等,中国药典明确规定:开封1个月后即不可使用

看懂药品有效期对药品实施效期管理,例如分为近效期和非近效期。近效期可以拿记号笔明显标注,保证药品在效期内使用,过期药品不能继续使用。一旦药品过期,其变质十分迅速,不但有效成份下降,还会产生其他有害物质。

所以服用过期药品,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延误病情,加重毒副作用的风险。

储存管理

在药品的说明书中标明药品的储存条件为:避光、密闭、密封、阴凉、凉暗处、冷处、冷暗处、常温。

储存药品要根据说明书中的储存条件进行,不合理的储存药品,会导致药品的失效,甚至变质。

安全管理

药品在长时间的储存中,若出现了以下安全问题,便不能再继续使用:

家庭备药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科学合理的看待家庭备药。根据家庭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备药,不要贪多,以免造成药品浪费。

来源:健康时报、科普中国,丁香医生

编辑:张晓博

监制:祝龙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01大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ingzhunyixie.cn/2021/09/14/b0cfaca223c7a58da11995a13b34f1dc/

admin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