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好博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好博医疗”)科创板IPO获受理,公司拟募资5.96亿元,用于投入康复医疗器械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作为一家以康复医疗器械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近年来,随着行业市场高速发展,好博医疗业绩增长较快,且公司在产品种类、覆盖范围、需求转化能力、品牌影响力、专利数量、核心技术及市场占有率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但报告期内,该公司毛利率低于同业水平。
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
好博医疗成立于2011年1月,公司主营业务为康复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了神经康复、心肺康复、骨伤及疼痛康复、中医康复、运动医学康复等康复应用领域。
近年来,受益于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25.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0.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00%。未来我国康复医疗行业有望持续增长,Frost&Sullivan预测2026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94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90%。
2017-2026E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目前,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厂商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其中规模较大企业包括翔宇医疗、伟思医疗、麦澜德、普门科技以及DJO Global,Inc.、BTL Corporate等。据好博医疗披露,公司在产品种类、覆盖范围、需求转化能力、品牌影响力、专利数量、核心技术及市场占有率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
据悉,好博医疗现有康复医疗器械产品中,气囊式体外反搏系统、微波治疗机为III类医疗器械产品,中药熏蒸机、温热电灸综合治疗仪、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等八款产品曾被列为高新技术产品,中药熏蒸机和脑电仿生电刺激仪两款产品列入中医药管理局产品推荐目录,四肢联动康复系统、认知能力测试与训练仪两款产品被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推选为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
近年来,随着市场高速发展,好博医疗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加强研发投入,产品结构不断丰富,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市场知名度稳步提升,带动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下称“报告期”),好博医疗营业收入分别为1.35亿元、1.88亿元、2.63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9.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2.21万元、3136.77万元、5762.59万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01.29%。
好博医疗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毛利率低于同业水平
不过,好博医疗亦存在隐忧。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好博医疗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2.58%、63.44%、63.82%,呈持续增长态势;而与同业相比,在招股书中,好博医疗将翔宇医疗、伟思医疗、麦澜德及普门科技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下称“可比公司”),报告期内,可比公司毛利率大致在66.40%至80.25%之间波动,且平均值分别为74.17%、73.26%、71.10%,好博医疗毛利率低于同业水平。
好博医疗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公司毛利率低于伟思医疗、麦澜德、普门科技三家公司,好博医疗表示,公司为综合性康复医疗器械厂商,涉及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为满足多样化的康复需求场景,公司报告期内除高毛利率的产品外,还提供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运动训练类产品,故毛利率整体低于三家业务较为聚焦的同行业公司。
同时,针对毛利率低于产品结构较为相似的翔宇医疗,好博医疗从不同产品类型进行了分析,其中公司物理治疗类产品毛利率与翔宇医疗较为接近,而运动训练类产品毛利率及评估判断类产品毛利率则低于翔宇医疗同类产品。
一方面是低于同业水平的毛利率,一方面却是较高的销售费用。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好博医疗销售费用分别为3628.33万元、4511.84万元、5832.87万元,呈持续攀升态势;与此同时,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49.90万元、1979.60万元、2221.86万元。对比来看,公司研发费用仅分别为同期销售费用的34.45%、43.88%、38.09%,尚不及其一半。
与同业相比,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好博医疗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6.84%、23.96%、22.18%,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1.46%、18.42%、18.98%。报告期内,好博医疗销售费用率均超出同业公司平均水平。
对此,好博医疗则解释称,报告期期初公司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为加大区域市场及客户拓展力度,支持销售区域市场调研、客户拜访、产品及服务功能介绍推广等市场拓展工作,公司相应增加销售人员,使得职工薪酬、差旅费等费用同步增加,销售费用中总体薪酬及差旅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与可比公司相比,公司收入规模较小,费用开支相较于收入规模来说占比较大,2020年以来,公司业务规模扩大,随着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公司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 (记者 李晃 北京报道)
编辑:魏薇